【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表达什么】一、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这两句诗描绘了边塞将士的艰苦生活与壮阔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关注和对国家安定的期望。
“萧关”是古代边塞的重要关隘,“候骑”指的是巡逻的骑兵;“都护”是唐代边疆地区最高军事长官,“燕然”则是古代著名的边塞地名,常用来象征边疆或战争前线。整句诗的意思是:在萧关遇到巡逻的骑兵,得知都护仍在燕然前线驻守。
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边塞的荒凉与艰苦,也体现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敬意以及对国家安宁的关切。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一种苍凉、雄浑的情感氛围。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唐代王维《使至塞上》 |
| 句子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 字面意思 | 在萧关遇到巡逻的骑兵,得知都护还在燕然驻守 |
| 意象分析 | - 萧关:边塞要地,象征边防 - 候骑:巡逻的骑兵,体现边防严密 - 都护:边疆最高军事官员,代表朝廷权威 - 燕然:边塞地名,常指边疆前线 |
| 表达情感 | - 对边疆将士的敬意 - 对国家边防的关切 - 苍凉、雄浑的边塞情怀 |
| 诗歌风格 | 简洁凝练,意境开阔,富有画面感 |
| 文化意义 | 展现唐代边塞诗的典型风貌,反映当时边疆战事频繁与将士戍边的艰辛 |
三、结语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虽寥寥数语,却蕴含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对边塞生活的写实,更是诗人情感与思想的自然流露,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