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宵衣旰食读音】“宵衣旰食”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帝王或官员勤于政事、日夜操劳。但很多人在读这个成语时,可能会对其中的字音产生疑问,尤其是“宵”和“旰”的读音是否正确。以下是对“宵衣旰食”这一成语的读音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成语简介
“宵衣旰食”出自《旧唐书·太宗纪》:“每至夜分,未尝解衣而卧,虽寒暑不辍,至于宵衣旰食,未尝有怠。”意思是天还没亮就穿衣起床,天黑了才吃饭,形容非常勤劳、尽职尽责地处理政务。
二、读音解析
1. 宵(xiāo)
- 拼音:xiāo
- 声调:第一声(阴平)
- 含义:指夜晚,如“宵夜”、“元宵”。
2. 衣(yī)
- 拼音:yī
- 声调:第一声(阴平)
- 含义:衣服,这里指穿衣。
3. 旰(gàn)
- 拼音:gàn
- 声调:第四声(去声)
- 含义:天晚,引申为傍晚,如“旰食”即傍晚吃饭。
4. 食(shí)
- 拼音:shí
- 声调:第二声(阳平)
- 含义:食物,进食。
三、成语读音总结表
| 成语 | 拼音 | 声调 | 含义解释 |
| 宵衣旰食 | xiāo yī gàn shí | 第一声 / 第一声 / 第四声 / 第二声 | 天未亮就穿衣,天黑才吃饭,形容勤于政事 |
四、常见误读与注意事项
- “旰”字较为生僻,很多人会误读为“gān”或“hàn”,但正确读音是 gàn。
- 在日常使用中,“宵衣旰食”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达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 注意区分“宵”与“霄”(xiāo),虽然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霄”指天空,如“云霄”。
五、结语
“宵衣旰食”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体现了古人对职责的重视与敬业的态度。掌握其正确读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与运用这一成语,在学习和写作中避免误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