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是胆的意思是什么】“一身是胆”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勇敢、胆识过人,具有无畏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历史故事,最早见于《三国志·赵云传》中对赵云的描写,用以赞美他的英勇无畏。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一身 | 整个身体 |
| 是 | 表示肯定 |
| 胆 | 指胆量、勇气 |
| 一身是胆 | 整个人都充满勇气,毫无畏惧 |
该成语强调的是一个人在面对危险或困难时,表现出极强的胆识和决断力,不惧任何挑战。
二、出处与典故
| 出处 | 《三国志·赵云传》 |
| 典故 |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赵云在长坂坡之战中,单骑救主,七进七出曹军大营,英勇无畏,被后人称为“一身是胆”。 |
| 后世影响 | 成语“一身是胆”因此流传开来,成为形容勇敢者的经典表达。 |
三、用法与例句
| 用法 | 示例 |
| 形容人勇敢 | 他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真是一身是胆。 |
| 描述英雄人物 | 这位战士在战场上表现得一身是胆,令人敬佩。 |
| 用于比喻 | 面对困境,他始终保持着一身是胆的精神。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勇敢无畏、胆大心细、无所畏惧 |
| 反义词 | 胆小怕事、懦弱无能、胆怯退缩 |
五、总结
“一身是胆”是一个富有力量感的成语,不仅表达了个人的勇敢精神,也常常用于赞扬那些在关键时刻敢于担当、勇于行动的人。它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含义及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现代语境中的应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