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宝藏问答 >

小时了了出处于哪里

2025-10-26 05:19:09

问题描述:

小时了了出处于哪里,求快速帮忙,马上要交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6 05:19:09

小时了了出处于哪里】“小时了了”是一句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从小就有聪明才智或出色的表现。但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这个成语的出处和具体含义。本文将从成语的来源、含义以及相关背景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成语“小时了了”的出处

“小时了了”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篇,是东晋时期文学家刘义庆所编的一部志人小说集。原文如下:

>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吏曰:‘所亲何人?’文举曰:‘昔先君孔子与君先人同仕于鲁,故为世交。’吏不能难。后太中大夫陈韪闻之,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这段话讲的是孔融(字文举)小时候机智聪慧,自称是李元礼的亲戚,结果被反问,他机智地回应:“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意思是说你小时候一定也很聪明,现在却没什么成就。这句话后来演变成“小时了了”,意指小时候聪明,但长大未必成功。

二、成语“小时了了”的含义

“小时了了”原意是“小时候聪明伶俐”,但现在多用于带有讽刺意味的语境,表示一个人虽然小时候表现突出,但长大后未必有出息。这种用法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

三、相关背景信息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小时了了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
作者 刘义庆(东晋)
原文出处 孔融与李元礼的故事
含义 原指小时候聪明,现多含讽刺意味,指长大未必成功
使用场景 多用于评论他人成长轨迹,带有调侃或批评意味
文化意义 反映古代对人才成长的关注,也体现语言的演变

四、结语

“小时了了”虽出自古籍,但在现代汉语中已演变为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表达方式。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智慧与成长的思考,也反映了语言在历史长河中的变化。了解成语的出处和演变,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些文化符号。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