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一、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古朗月行》,是一首描写儿童对月亮的天真想象和浪漫幻想的诗作。诗中通过“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表达了孩童对月亮的初步认知,将月亮比作洁白的玉盘;接着用“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描绘了月亮如仙境中的镜子,悬浮于天空之中;再以“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引出神话传说,暗示月亮上有仙人和桂树,增添神秘色彩。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对自然现象的诗意解读。
二、信息表格
| 内容项 | 说明 |
| 诗名 | 《古朗月行》(节选) |
| 作者 |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 |
| 出处 | 《古朗月行》是李白早期作品,原诗较长,此为其中一段 |
| 原文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 |
| 诗体 | 古体诗(非格律诗) |
| 主题 | 儿童对月亮的天真想象与浪漫联想 |
| 修辞手法 | 比喻(白玉盘、瑶台镜)、拟人(仙人垂两足) |
| 语言风格 | 简洁生动,富有想象力 |
| 背景文化 | 体现中国古代对月亮的神话传说(如嫦娥、桂树、仙人等) |
| 诗歌情感 | 表达对自然的好奇与向往,充满童趣与诗意 |
三、结语
这首诗虽短,却蕴含丰富的想象力与文化意蕴。它不仅展现了儿童视角下的月亮之美,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宇宙的浪漫解读。李白以极其朴素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青云之上,遥望那轮皎洁的明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