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广告法禁用词都有哪些】在广告宣传过程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是企业必须重视的环节。2023年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对广告内容的规范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对一些敏感词汇的使用进行了明确限制。本文将对新广告法中常见的禁用词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新广告法禁用词概述
根据《广告法》及相关配套法规,以下几类词语被明确列为禁用词,广告主在制作和发布广告时应避免使用:
1. 绝对化用语:如“最”“第一”“顶级”等,容易误导消费者。
2. 医疗相关词汇:涉及治疗、疗效、诊断等专业术语,需经相关部门审批。
3. 涉及政治、宗教、社会敏感话题的词汇:如“国家领导人”“民族团结”等,易引发争议。
4. 虚假或夸大宣传的词汇:如“保证”“零风险”“永久有效”等。
5. 涉及未成年人的不当用语:如“最佳选择”“唯一”等可能影响儿童判断的词汇。
二、常见禁用词分类及示例(表格)
| 禁用词类别 | 常见禁用词示例 | 说明 |
| 绝对化用语 | 最、第一、顶级、最好、最安全、最权威、最先进、最完美、最高级、最强、最棒、最可靠 | 使用此类词易构成虚假宣传,违反广告法 |
| 医疗相关词汇 | 治愈、疗效、治疗、康复、根治、消炎、杀菌、止痛、除菌、药效、处方药、保健品等 | 需经卫生部门批准,非医疗产品禁止使用 |
| 政治、宗教、社会敏感词 | 国家领导人、国家形象、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爱国、忠诚、信仰、宗教等 | 易引发争议,不得随意使用 |
| 虚假或夸大宣传词 | 保证、零风险、永久有效、绝对安全、无副作用、100%有效、包治愈、完全解决等 | 属于不实承诺,易误导消费者 |
| 涉及未成年人的词 | 最佳选择、唯一、最聪明、最优秀、最健康、最安全、最理想、最成功、最有潜力等 | 可能影响儿童判断力,需谨慎使用 |
三、注意事项
- 广告内容应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信息或误导性表述;
- 使用任何词汇前,建议查阅最新版《广告法》及相关实施细则;
- 对于不确定的词汇,可咨询法律专业人士或广告监管部门;
- 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应建立内部审核机制,确保广告内容合规。
通过以上总结可以看出,新广告法对禁用词的管理更加严格,广告主需提高法律意识,规范宣传用语,避免因违规而受到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