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所属位置介绍】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它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约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与三危山之间,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遗址。
莫高窟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还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成为研究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以下是对莫高窟所属位置的详细介绍:
一、
莫高窟位于中国西北部的甘肃省敦煌市,地处河西走廊的西部,靠近新疆与青海交界处。其具体坐标为北纬39°48′,东经94°47′,海拔约为1100米。该地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大,风沙频繁。莫高窟依山而建,背靠鸣沙山,面向党河,周边地形以戈壁和沙漠为主,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
莫高窟所在的敦煌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因此,莫高窟不仅是佛教艺术的代表,更是古代中外文明交融的象征。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中文名称 | 莫高窟 |
| 别称 | 千佛洞、敦煌石窟 |
| 所属省份 | 甘肃省 |
| 所属城市 | 敦煌市 |
| 地理位置 | 敦煌市东南约25公里,鸣沙山与三危山之间 |
| 坐标 | 北纬39°48′,东经94°47′ |
| 海拔高度 | 约1100米 |
| 地形地貌 | 戈壁、沙漠、丘陵地带,临近党河 |
| 气候类型 | 大陆性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大,风沙多 |
| 文化背景 | 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中西文化交流中心 |
| 历史意义 | 世界文化遗产,佛教艺术宝库,保存大量壁画与雕塑 |
莫高窟作为中国古代艺术与宗教文化的杰出代表,其地理位置不仅决定了它的独特性,也使其成为研究古代社会、宗教、艺术和交通的重要实物资料。今天,莫高窟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成为国内外游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