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闻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闻”字常用于成语中,表达听闻、名声、声望等含义。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声名”和“信息传播”的重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有“闻”字的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
一、总结
“闻”字在成语中多用于表示“听到”、“名声”或“声望”。常见的成语包括“闻所未闻”、“闻名遐迩”、“耳闻目睹”等。这些成语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使用广泛,具有较强的表达力和文化内涵。
二、带有“闻”的成语列表
成语 | 解释 | 出处/来源 |
闻所未闻 | 听到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 | 《史记·周本纪》 |
闻名遐迩 | 远近都知道,形容非常有名。 | 《后汉书》 |
耳闻目睹 | 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 《资治通鉴》 |
闻鸡起舞 | 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比喻勤奋刻苦。 | 《晋书·祖逖传》 |
闻风而动 | 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 | 《左传》 |
闻过则喜 | 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 | 《孟子·尽心下》 |
闻一知十 | 听到一点就能推知很多。 | 《论语·公冶长》 |
闻香识女人 | 指通过香味辨别女性身份。 | 民间俗语 |
闻雷失箸 | 听到雷声吓得连筷子都掉了,形容胆小。 | 《三国志》 |
闻达于诸侯 | 声名传达到诸侯那里。 | 《出师表》 |
三、结语
“闻”字在成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表达了信息的传递,也反映了人们对名声和知识的重视。掌握这些成语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含有“闻”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