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豳风鸱号译文】《诗经·豳风·鸱号》是《诗经》中一首较为少见的诗篇,收录于《豳风》部分。这首诗以“鸱号”为题,描绘了自然界中一种叫声凄厉的鸟,借以表达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全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具有较强的象征意义。
一、
《诗经·豳风·鸱号》通过描写鸱鸟的鸣叫,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哀叹。诗中“鸱号”既是自然现象,也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困苦。诗人借物抒情,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体现了《诗经》中“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鸱号在桑,其子七兮。 | 鸱鸟在桑树上啼叫,它的孩子有七个。 |
予手拮据,予口燥舌干。 | 我的手脚都劳累不堪,我的嘴干得说不出话来。 |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 | 我出生的时候,还没有什么苦难;我出生之后,却遇到了无数的灾难。 |
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 我心中充满忧愁,我该回到哪里去呢? |
鸱号在桑,其子八兮。 | 鸱鸟在桑树上啼叫,它的孩子有八个。 |
予手拮据,予口燥舌干。 | 我的手脚都劳累不堪,我的嘴干得说不出话来。 |
人之为言,苟亦无信。 | 别人说的话,往往不可靠。 |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 | 放弃吧,放弃吧,这样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
三、诗歌主题分析
1. 自然与人生:诗中以鸱鸟的叫声起兴,表现自然界的喧嚣与人类生活的艰辛。
2. 人生无常:诗人感叹自己出生后的种种苦难,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力感。
3. 情感寄托:通过“鸱号”这一意象,传达出内心的孤独、无助与对归宿的渴望。
四、结语
《诗经·豳风·鸱号》虽篇幅短小,但情感深刻,语言凝练,是研究先秦时期社会生活与思想情感的重要资料。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状态,也展现了古人面对困境时的思考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