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全文原文翻译】一、文章总结
《晏子使楚》是出自《晏子春秋》的一篇经典历史散文,讲述了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时,面对楚王的羞辱和挑衅,凭借自己的智慧与机智,巧妙应对,维护了国家尊严的故事。全文语言简练,情节生动,体现了晏子的外交才能与人格魅力。
本篇文章通过原文与翻译相结合的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文内容,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关键信息。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 晏子出使楚国。楚国人因为晏子身材矮小,就在大门旁边开了个小门来迎接晏子。 |
晏子不入,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 晏子没有进去,说:“我听说,‘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叶子虽然相似,但果实味道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不同啊。现在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难道不是楚国的水土让百姓变得爱偷东西吗?” |
于是楚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于是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
晏子使楚。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赏赐晏子喝酒。酒喝到兴头上时,两个官吏绑着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楚王问:“被绑的是什么人?”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很会偷东西吗?” |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 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叶子虽然相似,但果实味道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不同啊。现在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难道不是楚国的水土让百姓变得爱偷东西吗?” |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
三、文章主旨总结
《晏子使楚》通过晏子与楚王之间的对话,展现了晏子的机智与才辩。他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比喻,巧妙地反驳了楚王对齐国人的贬低,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维护了国家的形象。整个故事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古代外交智慧的典范。
四、学习建议
- 多阅读古文,积累文言词汇。
-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人物行为。
- 学习晏子的语言技巧,提升表达能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晏子春秋》其他篇章或相关历史背景,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