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全文】《古朗月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通过描绘月亮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李白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
一、
《古朗月行》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孩童时期对月亮的天真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逐渐认识到月亮并非如童年所想那般美好,而是经历了“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的神话传说,最终领悟到月亮的运行规律,感叹“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全诗通过对月亮从童年的幻想,到成年后的理性认知,再到对宇宙规律的感悟,层层递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哲理思考。
二、原文与释义对照表
句子 | 释义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叫做白玉盘。 |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又怀疑它是瑶台的镜子,飞在青天的云间。 |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 传说中仙人坐在月亮上,桂树环绕成圆。 |
长不满,畏人问,不敢言 | 长大后不再轻易谈论月亮,怕被人追问。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抬头看明亮的月亮,低头思念家乡。 |
> 注:以上为《古朗月行》部分诗句的常见版本,不同版本在字词上有细微差异,但整体意境一致。
三、赏析要点
-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白玉盘”、“瑶台镜”、“桂树”等意象,增强了诗意的美感。
- 情感真挚:通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哲理深刻:从童年的幻想到成年的理性思考,体现出诗人对人生与自然的感悟。
四、结语
《古朗月行》不仅是一首描写月亮的诗,更是一首蕴含人生哲理的作品。它通过月亮这一自然现象,展现了诗人对世界、人生和情感的深刻理解。无论是从艺术性还是思想性来看,这首诗都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