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静字的名人名言和事例】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静”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修养与智慧的体现。许多历史人物、文学家、思想家都曾通过“静”来表达内心的平和、专注与深思。本文将总结一些含有“静”字的名人名言,并结合相关事例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静”的内涵与价值。
一、名人名言(含“静”字)
名人 | 名言内容 | 出处/背景 |
老子 | “致虚极,守静笃。” | 《道德经》 |
庄子 | “静而圣,动而王。” | 《庄子·大宗师》 |
诸葛亮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诫子书》 |
王阳明 | “心即理也,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 强调内心之静为万物本源 |
苏轼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定风波》 |
欧阳修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诫子书》(仿古文) |
陶渊明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饮酒·其五》 |
韩愈 | “静者,性之本;动者,情之欲。” | 《原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