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度若飞原文】“关山度若飞”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侠客行》。原句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但“关山度若飞”并非出自此诗,而是出自北朝民歌《木兰辞》中的经典句子:“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木兰跨越重重关山、如飞一般迅速奔赴战场的情景。
一、原文背景简介
《木兰辞》是中国古代乐府诗中的一篇著名叙事诗,讲述的是女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它以质朴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展现了古代女性的英勇与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品之一。
其中,“关山度若飞”一句,形象地表达了木兰在战场上奋勇前行、不畏艰险的精神风貌。
二、原文
内容 | 解释 |
关山度若飞 | 形容木兰跨越关山如飞一般迅速,表现其英勇无畏、行动敏捷。 |
出处 | 北朝民歌《木兰辞》 |
诗句背景 | 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的英姿,突出其勇猛和坚定。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富有节奏感和画面感。 |
文化意义 | 象征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
三、延伸理解
“关山度若飞”不仅是一句描写战斗场景的诗句,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古人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也寄托了人们对勇敢、忠诚与奉献的崇敬之情。在现代语境中,这句话常被用来形容人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
四、结语
“关山度若飞”虽仅短短四字,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不仅是《木兰辞》中的经典语句,更是中华文化中勇敢与坚韧的象征。通过了解这句诗的背景与意义,我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古代文学的魅力,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