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不决问周瑜原文】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外事不决问周瑜”这句话常被引用,用来形容在处理外部事务时,应向周瑜请教或依赖他。然而,这句话并非出自古代正史的原文,而是后人根据《三国志·周瑜传》的内容进行总结、演绎而来的。
一、原文出处分析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是陈寿所著的正史,其中并未直接出现“外事不决问周瑜”的说法。但通过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以及他在孙权集团中的地位,后人总结出这一说法。
原文节选(《三国志·周瑜传》):
> “瑜部将程普,有旧与瑜不相能,及公瑾(周瑜)为大都督,普曰:‘老臣若得辅佐,当以死报国。’瑜曰:‘昔者鲁肃劝吾从权,吾未之信也。今见将军,方知天下英雄,非公不可。’”
这段话虽未直接提到“外事不决问周瑜”,但可以看出周瑜在孙权信任中的重要性。
二、
“外事不决问周瑜”这句话虽然不是出自正史原文,但在民间广泛流传,尤其是在《三国演义》中,周瑜被塑造成一位智勇双全、善于决策的将领。因此,这句话常被用来表达对周瑜能力的信任,强调在面对复杂或外部事务时,应寻求他的意见或依靠他的判断。
三、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标题 | 外事不决问周瑜原文 |
来源 | 非正史原文,源自《三国志·周瑜传》及后世演绎 |
出处 |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未直接提及 |
含义 | 表示在处理外部事务时应向周瑜请教或依赖其判断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文学、影视作品中,如《三国演义》 |
历史背景 | 周瑜在赤壁之战中表现出色,深受孙权信任 |
是否真实存在 | 不是原句,是后人总结的谚语 |
四、结语
“外事不决问周瑜”虽非正史原文,但它反映了周瑜在东吴政权中的重要地位和卓越才能。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周瑜都被视为一位智谋出众、忠诚果敢的名将。因此,这句话在文化传承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体现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