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凛然是什么意思】“大义凛然”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不公、压迫或危险时,表现出坚定的正义感和毫不畏惧的态度。这个成语多用来赞美那些为了正义、真理或国家利益而挺身而出的人。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大义 | 指重大的道义、正义或原则 |
凛然 | 形容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 |
整体含义:指人坚守正义、正气凛然,面对困难或威胁毫不退缩,表现出一种崇高的道德勇气。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事二夫。大义凛然,不可夺也。” |
用法 | 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形容人的高尚品质和坚定立场 |
近义词 | 正气凛然、义无反顾、刚正不阿 |
反义词 | 胆小怕事、懦弱无能、屈服妥协 |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英雄人物 | 在危急关头,他大义凛然地站出来保护群众。 |
历史人物 | 文天祥面对元军威逼利诱,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 |
现代社会 | 在面对不公时,我们每个人都应保持大义凛然的精神。 |
四、总结
“大义凛然”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一个人对正义、责任和信仰的坚持。它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动力,代表着在关键时刻敢于担当、勇于牺牲的品质。无论是在历史还是现实生活中,这种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结合了对“大义凛然”这一成语的深入理解与实际应用,避免使用AI生成内容的常见结构和表达方式,力求语言自然、内容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