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级磷酸国家标准解读】食品级磷酸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添加剂,主要用于调节酸度、增强风味和作为稳定剂。为了确保其安全性和质量,我国制定了相关的国家标准。本文将对《食品级磷酸》的国家标准进行简要解读,并通过表格形式总结关键信息。
一、标准概述
食品级磷酸是指用于食品工业中,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磷酸产品。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GB 1886.27-2016 食品添加剂 磷酸》,该标准适用于以工业磷酸为原料,经提纯、精制后制成的食品级磷酸。
该标准规定了食品级磷酸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旨在保障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
二、核心内容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工业磷酸为原料,经过提纯、精制后生产的食品级磷酸,可用于各类食品加工过程中。
2. 技术要求
- 外观: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
- pH值:应符合规定的范围
- 纯度:需达到一定含量(如H₃PO₄含量≥85%)
- 杂质限量:如重金属、砷、铅等有害物质的允许限量
3. 检测项目
- 水分含量
- 总酸度
- 重金属含量(如铅、镉、汞等)
- 砷含量
- 微生物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
4. 包装与标识
- 包装应密封、防潮、防污染
- 标签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号等信息
5. 储存与运输
- 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
- 运输过程中应防止雨淋、受潮、污染
三、标准对比表(GB 1886.27-2016)
项目 | 要求 | 说明 |
外观 | 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 | 不得有悬浮物或杂质 |
pH值 | 1.0~1.5 | 根据用途不同可略有调整 |
H₃PO₄含量 | ≥85% | 主要成分含量 |
重金属(Pb) | ≤0.005% | 严格限制有毒金属残留 |
砷(As) | ≤0.0005% | 保证食用安全 |
微生物指标 | 菌落总数≤1000 CFU/mL;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 防止微生物污染 |
包装 | 密封、防潮、防污染 | 保持产品质量 |
储存条件 | 阴凉、干燥、通风处 | 避免变质 |
四、总结
《GB 1886.27-2016 食品添加剂 磷酸》是保障食品级磷酸质量安全的重要依据。通过对该标准的解读,可以看出,食品级磷酸在生产、检测、包装和储存等方面均有严格要求,以确保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安全使用。企业在选用食品级磷酸时,应优先选择符合该标准的产品,以保障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健康。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检测方法或标准原文,建议查阅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正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