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泰普水电站介绍】伊泰普水电站(Itaipu Dam)是世界著名的大型水力发电设施之一,位于巴西与巴拉圭的边界上,横跨巴拉那河。作为两国合作的典范,伊泰普不仅在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在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
伊泰普水电站自1970年代开始建设,于1984年正式投入运营,其总装机容量达到14,000兆瓦,是全球第二大水电站(仅次于中国三峡水电站)。该电站不仅为巴西和巴拉圭提供了大量清洁能源,还促进了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技术交流。
以下是对伊泰普水电站的基本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伊泰普水电站 |
英文名称 | Itaipu Hydroelectric Dam |
建造时间 | 1970年代开始建设,1984年正式运行 |
地理位置 | 巴西与巴拉圭交界处,巴拉那河上 |
总装机容量 | 14,000兆瓦 |
年发电量 | 约900亿千瓦时(根据近年数据) |
两国合作 | 巴西与巴拉圭共同拥有和管理 |
主要功能 | 发电、防洪、灌溉、航运等 |
技术特点 | 拱形重力坝,采用高效水轮机 |
环保措施 | 实施生态恢复计划,保护周边生物多样性 |
伊泰普水电站不仅是电力生产的枢纽,也是国际间合作与可持续发展的象征。它通过稳定、清洁的能源供应,支持了两国的经济发展,并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伊泰普也注重环境保护,努力实现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总体来看,伊泰普水电站的成功运营体现了现代水利工程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是全球水电领域的重要案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