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蕃愿扫除天下原文及注释】《陈蕃愿扫除天下》是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中的一则历史故事,讲述了东汉时期名士陈蕃的志向与抱负。文章虽短,但言辞恳切,展现了陈蕃不慕荣华、心系社稷的精神风貌。
一、原文
> 蕃年十五,尝闲居,其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二、译文
陈蕃十五岁时,有一次独自在家。他的父亲的朋友、同郡人薛勤来看他,对他说:“年轻人怎么不打扫一下屋子,来迎接客人呢?”陈蕃回答说:“大丈夫生活在世上,应当清扫天下,怎么还要去打扫一间屋子呢?”薛勤说:“一间屋子都打扫不好,怎么能治理国家呢?”
三、
这段文字通过陈蕃与薛勤的对话,表达了陈蕃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他不愿被琐事所困,立志要成就一番大事。然而,薛勤的反问也提醒了他,要想成大事,首先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反映出当时士人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理想路径的重视。
四、重点词句注释
原文 | 注释 |
陈蕃 | 东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以正直敢谏著称。 |
少年 | 指十五岁左右的年纪。 |
闲居 | 独自在家,无事可做。 |
父友 | 父亲的朋友。 |
同郡 | 同一个郡县的人。 |
孺子 | 对年轻人的称呼,相当于“小子”。 |
洒扫 | 打扫卫生。 |
待宾客 | 迎接客人。 |
大丈夫处世 | 男子汉立身处世。 |
扫除天下 | 扫除污浊,治理国家。 |
安事一室乎 | 怎么还要管一间屋子呢? |
一室之不治 | 一间屋子都收拾不好。 |
何以天下家国为 | 怎么能治理国家呢? |
五、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 | 性格特点 | 表现 |
陈蕃 | 志向远大、不拘小节 | 不愿打扫房间,强调治理天下的重要性。 |
薛勤 | 智慧通达、劝诫有方 | 用反问引导陈蕃认识到修身的重要性。 |
六、思想内涵
1. 志向与现实的关系:陈蕃代表了一种高远的理想主义,而薛勤则体现了务实的态度。
2. 修身与治国的关系:古人认为,只有先修养自身,才能治理国家。
3. 理想与责任的平衡:一个人既要胸怀大志,也要脚踏实地。
七、结语
《陈蕃愿扫除天下》虽然篇幅简短,却蕴含深刻的思想意义。它不仅展示了陈蕃的豪情壮志,也反映了古代士人的精神追求与人生价值观。在今天看来,这种“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