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申五令的意思】“三申五令”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对某件事情反复强调、多次叮嘱。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军事或行政管理中对命令的传达方式,表示上级对下级的严格要求和反复强调。
一、成语释义
- 三申:指三次重复说明、强调。
- 五令:指五次下达命令或指示。
- 整体含义:表示对某项任务或规定进行了多次反复的强调和命令,体现出一种严谨、严肃的态度。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三申五令,以戒其民。”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如政府文件、公文、会议记录等。 |
搭配 | 常与“反复”、“强调”、“重申”等词搭配使用。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反复叮嘱、屡次强调、再三告诫 |
反义词 | 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敷衍了事 |
四、实际应用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公务场合 | 领导在会议上三申五令,要求各部门务必按时完成任务。 |
教育场景 | 老师三申五令提醒学生注意考试纪律。 |
家庭生活 | 父亲三申五令叮嘱孩子要认真复习功课。 |
五、总结
“三申五令”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背景的成语,强调的是对重要事项的反复强调和严格执行。它不仅体现了说话者的认真态度,也反映出某种制度或规则的重要性。在现代生活中,虽然语言表达更加简洁,但在正式场合或重要事务中,仍能见到这一成语的使用。
通过了解“三申五令”的含义、出处、用法以及实际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从而更准确地运用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