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脣鼓舌的意思是什么】“摇脣鼓舌”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说话时口才流利、能言善辩,但有时也带有贬义,指人喜欢花言巧语、搬弄是非。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尤其在描述那些善于言辞却未必真诚的人时使用。
一、成语释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摇脣鼓舌 |
| 拼音 | yáo chún gǔ shé |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多用于形容人) |
| 含义 | 形容人说话流利、能言善辩;有时含贬义,指花言巧语、搬弄是非 |
| 出处 | 不见于古代经典文献,为现代常用俗语 |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的语言能力或行为方式 |
| 近义词 | 能说会道、巧言令色、口若悬河 |
| 反义词 | 喋喋不休、笨嘴拙舌、沉默寡言 |
二、详细解释
“摇脣鼓舌”字面意思是“摇动嘴唇,鼓动舌头”,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说话时嘴巴不停、言语不断的样子。这种表达方式通常带有一种夸张的意味,强调说话者的口才和表现力。
在实际使用中,“摇脣鼓舌”可以是褒义的,比如称赞某人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和说服力;也可以是贬义的,用来批评那些只顾自己说而不考虑他人感受、甚至故意误导别人的人。
三、使用场景举例
1. 褒义使用:
- “他在会议上摇脣鼓舌,把大家说得心服口服。”
- “这位律师摇脣鼓舌,成功为当事人争取到了合理的赔偿。”
2. 贬义使用:
- “他总是摇脣鼓舌,说什么都像在骗人。”
- “别听他摇脣鼓舌,其实都是空话。”
四、注意事项
- 该成语在正式书面语中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口语或半口语化的场合。
- 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其褒贬含义,避免误解。
- 在写作中如需使用,建议根据语境调整语气,以增强表达效果。
总之,“摇脣鼓舌”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既可以赞美一个人的口才,也可以批评其虚伪或浮夸的表现。理解其不同语境下的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运用这一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