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宝藏问答 >

心照不宣出处于哪里

2025-10-27 05:16:56

问题描述:

心照不宣出处于哪里,求路过的神仙指点,急急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7 05:16:56

心照不宣出处于哪里】一、

“心照不宣”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双方或多方在没有明确表达的情况下,彼此心领神会、默契配合的状态。这个成语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但其出处并不如其他一些成语那样广为人知。

根据现有文献和资料,“心照不宣”最早见于清代小说《红楼梦》。在《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子曾说:“你我虽是旧相识,今日方得相逢,这便是‘心照不宣’。”这句话表明了两人虽未明言,却心意相通的意味。

不过,也有学者指出,在更早的古籍中,类似“心照不宣”的表达方式已经出现,只是并未以完整的成语形式出现。因此,关于“心照不宣”的确切出处,仍存在一定争议。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这一成语的来源与演变,以下通过表格形式对相关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说明
成语名称 心照不宣
含义 双方或多方在没有明说的情况下,彼此心领神会、默契配合。
出处 最早见于清代小说《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
原文引用 “你我虽是旧相识,今日方得相逢,这便是‘心照不宣’。”
其他文献 在更早的古籍中已有类似表达,但未形成完整成语。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的默契、隐含的理解或非语言交流。
现代用法 广泛用于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表示“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状态。
学术争议 对于“心照不宣”是否真正出自《红楼梦》,部分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可能为后人附会。

三、结语

“心照不宣”作为一句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体现了中文语言中“意会胜于言传”的特点。尽管其具体出处仍有待进一步考证,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表达默契与理解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日常交流中,都能看到它的广泛应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